关闭
彝良县钟鸣镇:“一体两翼三融合”解锁乡村振兴“新密码”
2024-11-01 09:57:22

今年来,彝良县钟鸣镇探索实施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,以“产业、就业”为两翼,将人居环境整治、农村社会治理、和美乡村建设三方有机融合的“一体两翼三融合”发展模式,全力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了“钟鸣速度”。

和美乡村.jpg

坚持“一体”引领,增强监测帮扶“战斗力”

紧扣“守底线、保增收、促振兴”总要求,把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,突出党建内核引领,强化党委牵头抓总作用,坚持线上线下“网格化”的双线并行预警机制,依托挂联单位、镇村干部力量,按照“月遍访、月动态”要求开展动态监测帮扶,新识别监测对象8户32人,消除风险5户18人,376户1727人监测对象全部落实产业、就业、综合保障等有针对性“一户一策”帮扶措施,做到了特殊对象应纳尽纳、应消尽消。

竹笋产业.jpg

推动“两翼”齐飞,鼓起群众增收“钱袋子”

铺就产业“振兴路”。围绕县委“4+N”产业发展思路,立足资源禀赋、发挥特色优势,紧盯产业发展“牛鼻子”,在麻窝村和山河村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,实施产业道路建设8.5千米,采笋道7千米,竹笋初制所1个,解决群众竹笋运输难、加工难等问题,为2.3万亩竹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。在庙林村选准枇杷产业发展突破口,通过在产业区建基地,探索“党支部+村集体经济公司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党建富民兴村模式,使资源、技术、销路得到有效整合,实现了资源能盘活、群众得分红、集体有收益,有利推动1200亩枇杷产业稳步发展。在钟鸣社区围绕产量提高、均价增长、烟农增收工作目标,从地块规划、育苗移栽、田间管理,再到采摘烘烤、分级销售,每个环节均落实技术人员为烟农及时提供指导服务,有效确保烟农交出高质量“烤卷”,共收购烟叶3160担,实现产值520余万元,让片片“金叶子”变成了沓沓“红票子”。同时落细落实各项粮食稳产措施,抢农时、抓田管、促丰收,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有序推进耕地流出整改,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.4万亩,筑牢粮食安全底线。发放小额信贷资金763万元,鼓励群众发展花椒、肉牛、天麻等特色产业,全镇形成了山脚有果子、山腰有叶子、山顶有林子的产业发展结构。

打出就业“组合拳”。始终坚持“保就业就是保民生”的工作理念,从搭建就业平台、促进就近就业、就业岗位开发、强化技能培训、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入手,紧抓水泥厂、渝昆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契机,以企业和劳动力需求为导向,推行企业下“订单”、学员“选单”培训模式,组织开展叉车、烹饪等实用技术培训3期,111名普通劳动力通过“家门口”的技能培训吃上了“技术饭”;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,落实公益岗位人员495人;和辖区6家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合同,推动33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;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“百日行动”,组织劳动力转移输出岗位推荐和现场招聘活动10余场次,164名群众踏上“点对点”就业服务专车,发放交通补贴50余万元,全镇劳动力就业人员稳定在8000人以上,就业率达88.19%,通过“内拓”就业岗,“外输”劳动力的方式,有力促进了群众稳岗就业,筑牢了增收“基石”,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钟鸣集镇.jpg

抓好“三方”融合,绘就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

与人居环境整治相融合。依托公益岗位和护林员力量,实行路域、水域、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分段、分区负责制,按照“整治+宣传+引导+督查”的方式,推动环境卫生“常态抓”“长效治”,有力促进全域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持续提升,不断刷新乡村“颜值”;认真贯彻落实城乡绿美行动三年计划部署要求,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200余株;深入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建设乡村公厕5座,户厕175座,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1座,实现集镇污水管网全覆盖。

与农村社会治理相融合。以“微网格、精治理”为抓手,构建镇村组三级联管、联动、联享的基层治理体系,采取“党支部+网格长+网格员”模式,划分大网格6个,中网格24个,小网格139个,整合村“两委”干部、老党员、退役军人、退休教师、乡贤等多方力量,成立了由169名人员组成的社会治理网格员队伍,结合月遍访、普法强基补短板等工作,通过“拉家常”等方式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,综合运用法律、政策、教育、调解、疏导等手段,建立矛盾纠纷预警、信访积案销号、事后跟踪回访三张清单,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及时解决,共排查矛盾纠纷117起,化解117起,化解率100%。同时扎实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,通过“微宣讲”方式,进村入户讲解党的理论政策、移风易俗知识,引导群众转观念、除陋习、扬新风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。

与和美乡村建设相融合。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,采取“支部引领+党员带头+群众参与”的模式,聚焦农村垃圾、生活污水、绿化美化、村容村貌、文明乡风等重点,启动实施和美乡村和个千万工程项目建设,通过看亮点、讲方法、找差距、拓思路的方式,动员全镇上下坚定信心、就地取材、全员参与,推动单点打造向整片推进、由外观整治向内涵提升,加快构建和美乡村串点成线连片,目前已完成牛角、邵家坡、大树坪、营盘等6个点位示范建设,实现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、乡风文明蔚然成风,处处展现出一幅村净、景美、人和的田园乡村新画卷,村庄面貌与群众观念得到“双提升”,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了路径、积累了经验,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钟鸣样板。


通讯员:唐飞

编  辑:周征宇

审  核:王堂新

彝良县融媒体中心

来源:彝良县融媒体中心

0

直播 更多